www.788365.com主办 http://www.hbwdkj.com http://www.788365.com.政务
阳光政府
www.788365.com2017年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2017-03-31 16:58
信息来源:
 
2017年全市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市委、市政府和省教育厅的安排部署,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围绕“提高质量”这一中心,坚持“实施教育优先战略、促进教育跨越发展”两个主题,落实“责任制、督查制、服务制”三项措施,突出“老城提品质、新区扩优质、郊县提质量、全市补短板”四项重点,狠抓“深化教育改革、实施三名工程、促进增量扩优、推进素质教育、实现义教均衡、强化教育扶贫、维护校园安全、加强基层党建”八项任务,努力构建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相匹配的教育体系,办好公平普惠、优质多样、充满活力、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深入推进素质教育
1.科学谋划教育事业发展。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省市“两会”和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教育发展规划纲要,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准确把握教育发展形势,科学谋划教育事业发展,做到思路清晰、重点突出、责任落实、措施有力、成效明显。进一步强化教育宣传阵地建设,充分发挥教育新闻宣传的舆论导向作用,切实把广大干部师生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凝聚教育改革发展的强大合力。
2.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加强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完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认真落实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和督查考核。广泛开展我的中国梦”“圆梦蒲公英”“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主题教育活动。加强学科德育渗透。深入开展青少年生态文明意识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和劳动教育。加强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建设、管理和使用,启动实施中小学研学旅行计划。深入开展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治理行动,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育人环境。进一步健全完善教育系统新闻发布制度,做好党务政务微博管理和校园网站管理。深入开展生命、生存、生活教育实践体验活动。充分发挥学校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探索通过学校教育培养学生家庭良好家风形成的有效途径。
3.全面加强学校体育教育。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足开齐体育课。深入推进校园足球改革,不断完善校园足球四级联赛,着力足球联赛质量和水平。认真落实初中学业水平体育考试改革政策,不断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和评价制度。深入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评审、健身操推广、学生运动会等丰富多彩的课内外体育活动,确保落实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加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建设,规范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管理,提高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质量。切实加强学校食堂卫生管理,深入开展“健康校园”创建活动,认真实施“阳光亮眼”计划,努力提高学生健康水平。
4.不断丰富学校艺术教育。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开齐开足艺术课,教会学生使用一两种乐器、培养一两项艺术爱好。举办昆明市第28届学生艺术节系列比赛活动,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深入推进学校艺术团队建设,基层学校建团率达到100%,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艺术活动。建立完善艺术教育工作评价制度,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积极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和戏曲进校园活动,打造高雅文明向上的校园文化。
5.继续推进语言文字事业。加大推普工作力度,完成国家和省市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评估创建工作,巩固三类城市语言文字评估验收工作成果。创新语言文字工作载体,举办第20届全国推普宣传周、大型诗文朗诵比赛、汉字听写大赛活动。积极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双语教学、双语人才培养。规范、有序、高效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和规范汉字书写示范校创建。认真组织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开展“经典诵读“书画名家进校园”“聆听·声之韵”等系列活动,不断创新语言文字工作方式。
二、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面实施“三名工程”
6.推进教育综合改革。贯彻落实市委重要改革举措实施规划,以“推动发展、提高质量、促进公平、增强活力”为主线,以破除制约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突破口,以改进教育管理方式、激发释放学校办学活力、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为重点,深入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继续推进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有序推进小升初免试入学、外来务工随迁子女入学、异地中考、高中招生制度、混合制办学、教师激励机制等六项重点改革项目,不断增强教育发展的动力。
7.实施名校建设工程。继续实施增量扩优工程,培育一批示范引领名校,新增加快省一级高(完)中1所,省一级示范幼儿园 所,省、市级现代教育示范学校 所创建工作。采取多元合作办学方式,市级引进清华附中办好西南联大研究院附属学校,县区积极引进省内外优质教育品牌参与办学,新增优质学校11所。以特色高中创建试点和项目为抓手,创建学生、家长、社会等各方面普遍认可的特色高中学校11所。
8.实施名师培养工程。创新培训培养模式,选派100位名师到先进发达地区研修学习,支持名师开展教育学术研究,提升学术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创新优秀教师引进机制,面向全国公开招聘、选调、引进名师,增加优质教师资源总量。发挥名师引领示范作用,通过“名师工作室”“春城教学名师联盟”“导师带教”等形式,带领年轻教师不断成长,培育优秀青年骨干人才,促进教师队伍梯度成长。
9.实施名长建设工程。强化名校长培养培训,按照1:3比例建立名校长后备人才库,加快“名校长培养基地”建设,启动名校长评选工作。每年选送50名名校长到国内外研修,促进名校长办学风格的形成。制定名校长引进及优惠政策,加大名校长引进力度。发挥名校长引领示范作用,通过“名校长培养基地”“名校长联盟”“名校长大讲坛”等方式,促进青年管理人才和年轻校长不断成长。
10.加大开放办教育力度贯彻落实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指导意见,突出“国际学校建设、国际人才培养、资源优化整合、对外交流合作”四项重点,加快推进教育国际化发展。加大省外优质国际学校的引进力度,加强世青、青苗、芳草地等国际学校的建设和管理。强化中小学国际部的规范管理,着力提高中外合作办学质量。积极推进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持续扩大来昆留学生规模。配合做好汉语国际推广、“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等工作。
11.实施教育扶贫工程。加大教育资源向贫困地区的倾斜力度,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着力提高贫困地区的教育保障水平,促进寻甸县按期脱贫摘帽。加大特岗教师招聘、免费师范生培养、乡村教师生活补助等政策倾斜,着力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增设贫困地区定向招生计划、适当放宽普高录取最低控制线、办好“阿诗玛班”和“民族班”,着力扩大贫困地区学生就学机会。认真做好城区优质学校与贫困地区薄弱学校结对帮扶工作,不断完善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就学子女资助政策全覆盖,确保贫困地区适龄学生有学上、上好学,着力刨断穷根,逐步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继续做好“挂包帮、转走访”等对口帮扶工作。
三、以提高质量为中心,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12.普及提升学前教育。实施学前教育改革发展行动计划,推进国家级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工作。坚持总量和质量“双推进”,认真谋划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大力推进学前教育补短板,启动“一村一幼”项目,鼓励利用农村闲置校舍改建幼儿园,社会力量举办普惠性幼儿园,不断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资源总量,力争到2017年底实现“一乡一中心,一县一示范”的目标。认真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规范办园行为,提高幼儿园管理水平和保教质量,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继续开展示范幼儿园办园水平综合评价工作。强化城乡幼儿园对口帮扶工作。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保持在99%以上,户籍适龄儿童入园率保持在85%以上;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保持在85%以上;新增省一级示范幼儿园3所。
13.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制定并实施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方案。继续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领导挂钩联系制度。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机制,强化属地政府职责,确保呈贡、宜良、嵩明、禄劝、寻甸、东川6个县区完成基本均衡评估验收。加强对中小学校常规管理、学区制管理、质量管理、优质教育资源培育和课程设置试点工作指导。按照全省中小学“结对帮扶”全覆盖行动要求,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整体提升薄弱学校办学水平。按照“两为主”的要求,认真做好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农转城子女就学工作。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实现符合寄宿规定的农村留守儿童学生80%在校寄宿,初中100%在校寄宿。继续强化“控辍保学”工作,义务教育巩固率保持在99%以上。
14.扩容提质普高教育。高起点、高水平办好“西南联大附属学校”。积极吸引更多的优质学校多样化办学,通过“名校融校”的方法,培育更多校点,做大更多学校,做强更好品牌。启动实施普通高中学校扩容改造达标工程,继续实施好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两个工程,实现内涵质量与资源规模的同步提升。完善普通高中学校经费保障机制。按国家要求,全面取消择校生。加强设施设备配套,完善课程体系,配齐教职工,提高校长科学管理水平和教师教学能力,为顺利推进“新高考”改革提供保障。进一步规范普通高中特别是民办普通高中招生行为,继续开展一级高完中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工作,推进普通高中学校特色多样发展。逐步扩大普高招生规模,着力提高“两区两县”高中阶段普及率。实现普通高中招生3.7万人以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3.5%以上,实现1所高(完)中晋级升等,优质普高学校在校生占比达到74%。
15.创新发展职业教育。坚持就业和升学“双驱动”,大力推进职业教育补短板,加快推进中高职相衔接的职教体系建设。以具有示范、带动效用的专业和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作为重点,加强骨干示范专业和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加强示范性职教集团建设,推进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中职学校学生实习安全和风险管理制度建设。继续抓好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和对口支援,组织开展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创建工作。举办学生职业技能大赛,组织开展好“职业教育活动周”。深化课程改革,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实践和实训教学,继续推进“双证书”制度。切实加快昆明市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实现两校合并、搬迁办学、平稳过渡。完成中职学校招生3万人以上,省部级以上重点职业学校保持在19所以上,优质学校在校学生占比保持在65%以上,普职比保持大体相当,完成省级下达的城乡劳动力实用技术培训任务。
16.加快发展民办教育。贯彻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条例,落实民办教育发展的各项政策,保障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制定鼓励社会力量举办民办教育的配套政策,鼓励支持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学前教育、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发展建设,促进民办教育加快发展。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样化社会服务,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引导民办学校向提升教学质量、打造办学特色方向发展。依法依规稳健推进民办教育分类管理改革探索,强化民办学校年检,促进民办学校规范管理。加强和改进对民办学校的指导和监督,进一步完善民办教育审批、备案、收费、年检、评估、安全等管理措施。继续开展民办学校举办者、校(园)长和骨干教师培训,促进民办教育内涵发展,扩大民办优质教育资源。
17.内涵发展特殊教育。加快推进特殊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加快特殊教育学校的规划和建设。加快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和随班就读资源教室建设。管好用好中央、省级特殊教育专项补助资金,充分发挥资金效益,做好绩效评价。全面开展“一人一案”工作,扎实推进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特殊学前教育、职业教育,健全和完善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随班就读为主体,以送教上门等多种形式为补充的特殊教育组织体系。深化特殊教育教学改革,落实特殊教育课程标准,努力提高特殊教育办学质量。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建设,切实保障三类残疾适龄儿童和少年受教育的权利。
18.重视民族教育和继续教育。多渠道筹措经费增加对民族教育的投入,推动教育资源向民族贫困地区倾斜。做好“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对口支援等工作,推动民族教育的质量、科研水平稳步提高。推动民族文化示范校创建工作,支持双语教学示范基地、民族团结教育基地、民族地区幼儿教师培养基地等建设。保障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开展面达100%,充分发挥教育对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的促进作用。努力拓展开放联盟办学体系,不断扩大开放学历教育规模。统筹农村教育资源,继续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网络,扩大农村职业教育培训覆盖面,支持职业学校参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民工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鼓励学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等组织开展继续教育,形成校内校外相互补充,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区教育有机结合的良好氛围。
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促进教育和谐发展
19.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认真落实校舍建设保护条例和教育设施配建管理规定,切实加强新区配建学校,乡村改造薄弱学校,垫高底部学校,硬件满足需求的学校建设重点。继续实施“全面改薄”计划,努力做到教学设施设备满足基本办学需求,促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合理控制学校规模,县镇超大班额现象逐年下降,逐步做到小学班额不超过45人、初中班额不超过50人。加快校舍改造工程建设进度,及时掌握城中村配套学校规划审批和建设步伐,强化未实施及未完工项目跟踪管理。做好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稽查工作,依法依规履行好基本建设程序。
20.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继续加快推进“互联网+教育”建设,以平台建设为依托,以资源建设为抓手,以应用建设为突破,提升全市教育信息化水平。在昆明市智慧城市建设框架下,编制工作规划和实施方案,搭建市级教育城域网,提升宽带网络“校校通”工程的建设品质和建设力度,构建市、县、校三级高速互联的网络体系。在昆明市资源平台的基础上,搭建市级智慧教育云服务平台,构建互联互通的资源共建共享体系,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实施好“全面改薄——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项目”。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应用示范区域和示范学校建设,开展教育信息化应用研究。加强信息化管理标准和规范建设,建立、完善教育信息化考评和督导评估办法。加强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和学校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建设,抓好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切实加强网络和教育信息系统的安全工作。
2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完善教师职称评审改革,建立教育事业编制的增长机制,逐步实行动态管理,内部调编。认真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努力提高乡村教师待遇。积极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阶段校长、教师轮岗交流。继续实施特岗教师计划,完成特岗教师招聘不少于200人,培养市级免费师范生100名。深入实施“国培计划”和教师素质提升计划等各级各类培训,市级集中培训校园长、专任教师2000名以上。继续开展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春城名师和教坛新秀的评选认定工作。完善教师在线培训网络和教师学时管理平台,形成规范高效的教师培训公共服务体系。
22.加强教育科研工作。继续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评选工作。加强基础教育质量监测队伍建设,开展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建立和完善教育质量考核奖励机制,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加大奖励力度。推进省一级县级教研机构建设,开展县级教研机构年度工作评估。加强中小学教学常规检查,开展课程实施情况监测,建立课程实施监测工作机制和保障机制。加强教育科学研究工作,做好各级课题的管理,提高课题研究成果的转化率。全面提升教研活力和水平,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着力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23.完善学生资助体系。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的家庭经济困难助学政策,完善贫困学生资助体系,逐步扩大资助覆盖面,提高资助标准,确保所有学校任何一个学段的学生不因家庭贫困而失学。统筹安排各项资助指标及资金,强化资助资金的申报、审批和管理,确保资金安全,提高资助效益。积极搭建社会资助平台,筹建昆明市教育发展基金会,不断拓展学生资助资金来源渠道。
五、以加强党建为基础,保障教育事业优先发展
24.保障教育优先发展大力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健全领导体制,完善决策机制,落实制度规范,切实做到规划建设优先安排、财政投入优先保障、公共资源优先满足。健全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形成政府支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教育投入新格局,保证教育经费法定的“三个增长”。调整优化经费支出结构,逐步提高教师培训培养、优秀教师引进、教育质量提升和民生项目保障的投入比例。健全完善教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努力形成市委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教育工作格局
25.加强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贯彻落实加强中小学党的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开展中小学党建专项督查。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实践运用“四种形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1+7”制度,抓好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和党风廉政教育,筑牢思想防线,加强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和监督。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继续深化纪律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驰而不息纠正“四风”。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加大纪律审查的工作力度,持续保持遏制腐败的高压态势。
26.加强教育督导评估。坚持以督政和督学为重点,进一步强化教育督导工作,在全省率先完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继续开展对现代教育示范学校和幼儿园的督导评估等工作。积极开展现代教育学校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和学前教育督导评估试点工作。结合教育工作重点、热点和难点,把教育质量列为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督导检查,确保局各项中心工作、任务按时完成。积极做好挂牌督学及督学责任区工作,完善工作制度。
27.推进教育依法行政。切实加强依法治教和依法治校,强化法制教育,积极开展以《宪法》宣讲为重点的普法教育活动,认真组织中小学“法律知识进课堂”活动。进一步提高干部教师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健全完善党委议事决策程序,严格落实重大决策听证制度和法律顾问制度,提高科学决策水平。认真落实内部审计制度,加强和规范领导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资产处置审计核查等专项审计工作。
28.维护校园安全稳定。认真贯彻落实昆明市学校安全条例和校园安全管理若干规定,切实增强做好校园安全工作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继续加大“人防、物防、技防”投入力度。按照“一岗双责、党政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工作要求,严格落实学校校园安全工作主体责任,层层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坚持领导干部联系督查学校安全工作制度,加强校园安全专项治理工作,扎实开展隐患排查整改工作。进一步强化安全教育培训和演练,提高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和应急防范能力。